即時新聞:
文化藝術
兩岸兩門金廈少年郎做十六歲 陳福海特別致賀
2023-08-26

【大成報記者于郁金/金門報導】位於廈門港發祥地—玉沙坡(今沙坡尾),地靈人傑,歷史底蘊豐厚;七夕當天,老港口邊上朝宗宮隆重舉辦「七娘媽生做十六歲」,金門5位少年參與盛會;金門縣長陳福海很關心朝宗宮這次活動舉辦,在行前特別接見祝賀團團長暨浯島城隍廟主任委員楊耀芸,委託其致贈賀禮;隨行還有「打花草」陣頭,前往助興祝賀。

浯島城隍廟主任委員楊耀芸表示,往年金門都組團前往朝宗宮祝賀,並見證兩岸青少年成年禮;疫情阻斷了幾年,大家非常期待;今年接到邀請後,特意帶上金門傳統表演節目,前往助興,也祝福兩岸的少年郎健康成長。

廈門朝宗宮「做十六歲」保留傳統環節,穿上狀元服,手搖青風寶扇;行禮如儀之後,行成年禮者排隊陸續穿過成年門,走過平安橋,鑽過「七娘媽亭」,就是所謂「鑽桌腳,轉大人」,來表達感恩之情;同時也加入創新元素,例如:寄往未來的信,讓行禮者自己給自己寫一封信,由郵局統一保管,5年後,郵局統一發出。廈門朝宗宮管委會林招治開心表示,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在5年後,收到這份自己給自己特殊禮物。

是日活動現場,吸引了印尼僑胞參與活動,有專程從印尼趕來出席活動、有僑三代、有在廈留學生,場面非常吸睛;據悉,2019年廈門朝宗宮還以「七娘媽生做十六歲」活動為主題,舉辦「成年禮的重要意義」學術研討會。

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理事長楊再平撰文參與研討並表示,金門烈嶼也保存這項十六歲成年禮習俗,充分彰顯出兩岸閩南民俗文化中「成年禮」的「非遺」價值及「兩岸一家親」精神;尤其,在現今社會倫理道德日益淡薄之際,「成年禮」具有薪火相傳與為自己行為負責教育意義,彌足珍貴,值得兩岸文化界共同交流、學習引導推行。(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提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