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
消費生活
心路歷程解密 屏東海生館牠們飼育員×海洋老師珍貴成果 
2023-10-01

【大成報記者于郁金/屏東報導】時序進入陣陣秋意涼風吹起滿載祝福,上(9)月28日為教師節,也是孔子誕辰紀念日,用意為感謝全天下教師努力貢獻與諄諄教誨;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身為終身教育推廣場所,時刻傳遞浩瀚海洋科普知識,也要向館內所有海洋生物老師們致上最高敬意。

如同2021年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我的章魚老師》講述主角藉由探訪章魚過程中學習到生態教育,甚至反思更多人生課題;照護海生館內這些海洋老師飼育員們,透過日常互動過程與海洋老師們建立默契同時,也從牠們身上學習到寶貴海洋知識並培養自己各種能力;這一路上飼育員們心路歷程又是如何呢?屏東海生館帶領大家一起來認識飼育員日常工作與他們所獲得珍貴成果。

屏東海生館總共有3個不同館別:分為臺灣水域館、珊瑚王國館、世界水域館,每個展館都有專屬飼育員;除了每天固定時段餵食解說活動之外,飼育員日常工作還包含了餌料處理、清潔、生物照護等工作;針對館內較為大型海洋生物例如白鯨、海豹、企鵝等,都需要定期量測體重、體溫,以追蹤生物健康狀況,為了讓生物能漸漸熟悉進而主動配合檢查,飼育員在餵食同時會一併進行正向訓練,以正向獎勵引導生物透過行為學習達成這些醫療行為。

但是海洋生物們無法用言語溝通,如果在過程中沒有達到正確行為指令時,飼育員們該怎麼做呢?剛加入白鯨飼育員行列半年林雨靜表示,自己一開始與白鯨進行互動有此狀況產生時,第一時間一定是先反省是不是自己手勢做的不明確,也會觀察白鯨一舉一動,是否有任何身體不舒服狀況,藉以調整狀態。

海豹飼育員吳太源表示,因為海豹個性較為膽小怕生,剛開始與海豹接觸時,需要非常多耐心培養自己與牠的默契,過程中海豹如果有其他的行為產生,則需要非常迅速的應變能力,當下就要立刻調整內容。

飼育員陳儒臻負責飼育照護館內海鳥家族—企鵝、鳳頭海鸚鵡。陳儒臻提到,在飼育企鵝照護上需要良好記憶能力,因為館內企鵝數量為數眾多,不同個體有適口性些微差異,如果出錯可能導致企鵝食慾不佳等情況;鳳頭海鸚鵡則是一種非常聰明鳥類,會記得不同飼育員,剛開始她也是花了很長時間與海鸚鵡培養默契,讓海鸚鵡習慣她的存在,並在展缸內動作都需要輕柔緩慢,以避免驚嚇牠們。

飼育員們皆表示,對於照護海洋生物一定要有愛護牠們的心並勇於付出,從這些海洋老師們身上學習並提升自己觀察力、耐心與應變能力,這些都會反饋在生物健康上;照顧好生物使其狀態良好,更是飼育員最大成就感來源。

除此之外,透過這些與海洋生物相處日常。飼育員表示,「溝通」是在過程中獲得更多啟發,在照護飼育當下,這些海洋生物儘管無法用言語溝通,卻會透過不同行為去努力傳達牠們需求,讓飼育員們知道,飼育員更是比平時還要更加留意微小細節,以捕捉這些訊息;回歸到人類生活,飼育員發現平時我們可以藉由相同語言傳遞訊息,但也時常忽略了其他溝通方式,像是身體語言等,除了應該透過各種方式去表達自己想法,讓對方理解外,也更需留心不同行為訊息傳遞方式,達成有效溝通。

長期致力於推廣海洋保育觀念的屏東海生館,透過多元展示與深度體驗,讓民眾獲取更多海洋生物知識;透過這些飼育員們的努力,提高生物福祉,營造更好環境。 屏東海生館表示,邀請民眾不妨趁著連假期間,安排一趟海洋學習之旅,讓這些海洋生物老師與牠們飼育員一同帶領大家領略海洋浩瀚無垠與廣闊之美。

屏東海生館官方網站:https://aquarium.com.tw/

屏東海生館官方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HSWEC/

(屏東海生館提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