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興達海基公司產製的國產化水下基礎,先由供應鏈廠商使用中鋼風電鋼板製成零組件,再由興達海基公司組合完成結構體,讓離岸風機得以屹立不搖地佇立於海洋中服役20至30年。
【大成報記者張淑慧/高雄報導】為推動我國能源轉型政策,中鋼積極參與離岸風電產業發展,成功開發風電鋼板,包括S355ML、S420ML、S460ML等產品,以實現風電設施的國產化目標。未來到2035年,政府計畫開發15GW的離岸風電區塊,預估將需要約160至170萬噸的鋼材。
全球離岸風電正快速發展,而台灣擁有得天獨厚的風力資源,政府更積極扶持本地廠商參與離岸風電產業。然而,台灣面臨高溫高濕的氣候、軟弱的海域地質,以及颱風或地震的影響。為因應這些自然環境特性,台灣主要選用管架式水下基礎,以確保風機能夠穩固運轉20至30年。
目前,水下基礎所使用的鋼板依規格區分為歐規EN、美規ASTM、日規JIS與挪威驗船協會DNV等共十六項鋼種。中鋼透過研發S355ML、S420ML、S460ML等鋼材,建立了品質優越、交期迅速、服務快速的競爭優勢。其中,S460ML鋼材更適用於遠洋深海區域,具有卓越的低溫韌性,即使在零下40℃的嚴苛環境下仍然能夠保持高度強韌性。
為提升超厚鋼板的強韌性,中鋼在煉鋼與軋鋼製程中引入新技術,包括「電磁攪拌」和「鑄道重壓下」等連續鑄造技術,以及添加晶粒細化元素,並應用延伸式加速冷卻技術。這些創新使得風電鋼板在強度和韌性方面都有顯著提升。
中鋼在離岸風電產業上的努力不僅延伸了其鋼鐵本業核心能力,也為台灣離岸風電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材料支持。未來,中鋼將繼續研發優質的風電鋼板,同時與離岸風電供應鏈廠商合作,支援水下基礎的加工應用技術,為台灣離岸風電產業的發展助力,實踐中鋼「價值共創」的願景。
政府政策, 離岸風電, 鋼材, 國產化, 風能轉電, 鋼板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