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
地方新聞
培養浪浪變身「心輔犬」 第六屆青年公益很療癒
2023-06-11

圖說:11組錄取的團隊,分別發表分享簡潔扼要的理念及實踐計畫內容。

(大成報記者張玉玲/新北報導)「改變浪浪的命運,將流浪犬精心挑選收編後,透過培養及教育等訓練,也能搖身一變成為治癒人類心靈的心輔犬」。慈濟基金會舉辦「第六屆青年公益實踐計畫」,6月10日下午在植境舉辦「Demo Day」活動,從臺灣及海外共計提案的217件作品中,最終脫穎而出錄取11組團隊。其中,「台灣心輔犬培育團隊」從教育的角度切入,與專業助人工作者和教師共同設計幫助身心障礙者的課程,帶領服務個案了解如何與狗友善互動、發現狗兒療癒力量,獲各界不少關注及尋求合作意願。


 圖說:慈濟基金會舉辦「第六屆青年公益實踐計畫」,6月10日下午在植境舉辦「Demo Day」活動。

11組錄取的團隊,關注的社會議題領域包含銀髮、教育、環保、蔬食、居住正義、新二代、地方創生等多元議題等,同時呼應了慈濟針對臺灣和全球所面臨的社會、環境與經濟問題,連結聯合國十七項永續發展目標,擬定慈濟發展的六大友善願景目標,包含「友善希望」、「友善生命」、「友善社區」、「友善環境」、「友善地球」、「友善國際」。

包含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公共參與組蔡君蘋組長、慈濟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及各公益慈善社福團體、產官學界等人齊聚一堂共襄盛舉,除了聆聽11組團隊所帶來簡潔扼要的報告,透過彼此交流,也一步步將這群年輕人的理想,在這個夢想舞台上,化為實踐的具體行動,為議題打造更順暢的執行過程。

獲得高度關注的「心輔犬互動教育計畫」,團隊創辦人暨執行長陳奕君表示,計畫將建構心輔犬培育的產業鏈,並聚焦與解決兩大議題:浪犬的收養率以及特殊族族的陪伴需求。團隊將透過前端篩選、中端培訓、後端助養三步驟提升浪犬的收養率及服務效率。


 圖說:獲得高度關注的「心輔犬互動教育計畫」,團隊創辦人暨執行長陳奕君分享計畫內容。

團隊培育心輔犬的目的,為觸發個人的改變同時減少消極情緒,心輔犬更可延伸運用於增強復健動力與教育方面如學習動機的增長,進而對增進社交關係、產生同理心等都有非常大的幫助。而合格專業的心輔犬可以輔助過動症、自閉症、憂鬱症及身障者與一般大小朋友,也能與銀髮族一同互動療癒。

另一組「企桃囡仔」團隊則從慈善創新的教育角度著手規劃「離島照服員增能計畫」,他們致力於開發樂齡教具與教案,團隊在與長者照護單位互動的過程中,發現在離島、偏遠地區的長照資源格外匱乏,照服員難以帶給長輩更好的服務品質。因此,企桃囡仔要將擁有的教具、教案資源帶入離島,培訓離島照服員擁有教案與教具設計的軟實力。同時,團隊也專門設計給獨居長者使用的「自遊包」帶入離島,增加對獨居長者的關懷。


 圖說:「企桃囡仔」團隊從慈善創新的教育角度著手規劃「離島照服員增能計畫」,他們致力於開發樂齡教具與教案的團隊。

慈濟基金會顏博文執行長表示,慈濟培育有志青年,朝向社會創新而努力,同時連結業師等資源,提供豐富經驗及學養傳承青年。臺灣青年以多元視角關心公益,一屆比一屆看見進步,希望這股社會影響力可以持續拓展,也期許這股由年輕人投入及帶動的活力,一起成為改變世界的正能量。

慈濟基金會表示,全球化的腳步,讓臺灣和世界各國普遍面臨幾項重大議題,包含貧窮與人口、社區弱勢、環境生態與氣候變遷,以及全球化的發展趨勢所帶來的新衝擊等,為解決上述全球性的重大問題,2015年9月25日聯合國發布了2030年的十七項世界永續發展目標(SDGs),包含貧窮、飢餓、醫療、教育、衛生、福利、環境、氣候、和平與合作等。


 圖說:提倡及推廣蔬食的飲食習慣,年輕人除了帶頭響應,也積極開發方便好吃及營養兼具的餐點,要讓社會大眾更容易接受蔬食。

自2017年起為鼓勵青年朋友投身公益並關注多元社會議題,舉辦「青年公益實踐計畫」,藉由年輕世代觀點與力量,除獎助金支持,更媒合團隊專屬業師及孵化培力課程等,讓公益計畫更付諸實現。


圖說:藉由年輕世代觀點與力量,除獎助金支持,更媒合團隊專屬業師及孵化培力課程等,讓公益計畫更付諸實現。

為激發更多青年朋友投身公益,並讓錄取團隊能被更多產、官、NPO、學界與媒體看見青年的慈善心與實踐力,因此進一步舉辦「Demo Day」,鼓勵錄取團隊藉此機會勇於提出公益實踐計畫,建構公益實踐交流平臺,促成更多年輕世代關注公益活動,並讓更多單位能一同「攜手青年,創造社會共好」。

(照片:慈濟基金會公傳處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