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記者蕭宇廷/臺中報導】國立中興大學循環經濟學院長王升陽特聘教授所領導的研發團隊,發現臺灣香檬可透過腸-腦軸線、調節受慢性輕度壓力誘發的憂鬱焦慮症狀;該成果並已在8月,刊登於食品營養學研究領域、由英國皇家化學會所出版的重要學術期刊《食品與功能》 ( Food and Function )。
王升陽指出,腦-腸軸線是指大腦中樞神經和腸道消化功能的雙向調節網路,其中牽涉到許多生理機制,如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周圍神經系統中的自律神經系統、腦神經系統和腸神經系統以及腸道菌叢。腸道菌叢不但參與消化物營養吸收,調控腸道以及神經細胞的發育,也能誘導免疫系統的發展。越來越多研究更顯示,腸道菌叢失衡,可能造成焦慮、憂鬱、自閉症、帕金森氏症等等精神疾病,以及癌症、自體免疫疾病、 甚至是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而臺灣香檬為臺灣原生種,分布在臺灣低海拔地區和日本南部琉球。國內市場上的柑橘屬植物多為外來種,臺灣原產產柑橘屬的3種植物中,臺灣香檬為最具經濟價值發展潛力,除了果實能經過加工處理可成為多樣化食品外,因具有良好抗肥胖、抗氧化、抗發炎以及保肝等等活性,在日本已被大量開發成保健食品。
興大的研究團隊,在國科會和農業部經費支持下,針對國產臺灣香檬的成分與活性,進行研究與開發、並獲得具體成果。而臺灣香檬的香氣主要是由檸濛烯、松油烯以及芳樟醇所構成;並且除了特殊的風味外,臺灣香檬的果汁中富含川陳皮素與橘皮素,這兩個黃酮類化合物,已被證實具有多樣化的保健功能,如降低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壓、肥胖等相關的代謝危險因子外,也被證實對腦部退化疾病,如帕森金氏症具有改善功效。
同時,川陳皮素與橘皮素在使用上,也發現除對三高的問題具有調節活性外,服用後也對痛風有很好的抑制效果。也因川陳皮素的消炎功效顯著,所以對於各種關節炎如痛風性關節炎和骨性關節炎,都有紓緩的作用。
王升陽表示,團隊以「隨機慢性溫和壓力誘導小鼠之焦慮及憂鬱模型」中發現,小鼠不論在嗅聞或管餵臺灣香檬後,皆能顯著改善因慢性壓力下造腸胃消化吸收功能下降的現象。且小鼠在壓力下所產生的焦慮、憂鬱、強迫症行為,在臺灣香檬處理後,可有效的改善憂鬱行為的表現,具有良好調節中樞神經活性。
根據次世代解序的菌相解析結果,也可得知以管餵方式或是嗅聞臺灣香檬果實香味,皆能改善因慢性壓力造成菌相失衡的現象。更有趣的是,臺灣香檬可提高腸胃道中益菌擬桿菌門細菌的比例,並降低了壞菌厚壁菌門細菌佔的比例。
此外,還能減少和自病症相關的多梭菌屬菌種、以及增加震顫桿菌屬菌種所佔的比例。以上的說明,臺灣香檬具有多樣化的保健功能,長期使用將可使身心健康獲得相當的助益。
該論文的第一作者是蔡伯衡同學,為興大與中研院合作開設的微生物基因體學博士學位學程研究生,參與研究人員還有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K. J. Senthil Kum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