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1967年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開始清算鬥爭一些開國重臣及黨政軍教領導級人物,甚至要無知的中學生「爹親娘親沒有毛主席親」而開始鬥爭父母尊長,把中國儒家傳承二千年的忠孝節義五倫思想全部亂葬掉,這讓在台灣為非作歹無惡不作的蔣介石怵目驚心、生怕台灣這邊也有樣學樣、那他這位光頭皇帝及與幫派緊密勾結甚深的國民黨就吃不完兜著走死無葬身之地了;所以趕忙叫下面囉嘍在總統府內搞個「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委員會」辦了很多復興中華文化之活動,記得當年還讀屏東中學高一的不才也去參加救國團舉辦的作文比賽領到一本國語字典和一打原子筆的獎品(名次忘了)。反正當年毛澤東在中國忙著清算鬥爭國中政敵,蔣介石也在台灣小島上忙著搞毛澤東的屁股,毛澤東當然不會在意落魄的蔣介石這個小鼻子小眼睛小傢伙在小島偏安的小朝廷搞的小動作,不過對我們這些中小學生出去寫個反共八股文章就能拿些獎品回來也算滿溢歡喜的,所以雖然不很知曉啥是「復興中華文化」之真諦,但對「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委員會」倒是印象深刻、有知沒有懂,也覺得是蔣介石一樁英明德政,德澤天下。
這個委員會是由總統自己擔任主任委員的,所以其後的嚴家淦「吾三連」,到李登輝時也「照例連」,不過李登輝把這個沒有法律基礎沒有法律位階只憑蔣介石一張嘴巴就成立的府內委員會搬到府外,1990年並依據人民團體法向內政部申請登記為社團法人的人民團體,並改組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還是由總統李登輝擔任總會長;1991年3月28日「本愚賢伉儷」結婚紀念日時經內政部核准並頒發立案證書;從此「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有了法源基礎、也有了法律位階、不再是總統府內的黑機關,轉型成功、正大光明也前途光明。
2000年中華民國第一次政黨輪替,民進黨政府對「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較乏興趣,也為了正本清源乃於2006年將名字改為「國家文化總會」,只管國家文化不管是中華文化或是台灣文化,不管白貓黑貓只要會抓老鼠就是好貓,並體認鄧小平的至理名言「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所以就管叫作「國家文化總會」就行,反正民進黨也本就主張「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嘛!
2008年馬英九用「633」騙到了國政權柄人模人樣的沐猴而冠,為了清楚明白馬氏的親中路線免得北京中南海誤會而被記汙點,2010年12月馬英九趕快將「國家文化總會」改為「中華文化總會」,對一個只敢在共幹面前自稱區長的馬英九而言,若非向天借了膽否則豈敢擔任「國家文化總會」總會長,那豈不是要「夜夜驚心」要夜夜尿床了;所以改回「中華文化總會」對老共的爺們比較好交代,晚上也睡得較安穩一點;所以這個讓中共很滿意的名字就一直沿用至今。
在過去三十年的兩岸交流中最常聽到的是「兩岸同文同種」,這個說法似是而非,對像洪秀柱一樣頭腦簡單的人來說似乎是對的,但仔細研究就不是那一回事,這裡的所謂「同文」不論是文字的文或文化的文都不同,蓋新中國成立之後不久就開始推行簡體字,此與台灣一直使用繁體字不同,而且新中國是用羅馬拼音,台灣是用注音符號拼音,所以發出來的音亦不完全一樣;至於若是泛指「同文化」就更南轅北轍了,兩岸自1949年分治以來老死不相往來,像筆者早一年跑去中國大陸遊學、邱連輝先生早幾年去中國大陸交流並見到鄧小平回來,筆者被判刑三個月易科罰金八萬一千元台幣,邱連輝則被禁足出國二年(最好笑的是蔣經國當年還召見邱連輝垂詢與鄧小平「同學」談話之情形,蔣經國與鄧小平是莫斯科東方中山大學同學);在這七十年分隔分治中,新中國是緊密連結蘇聯實施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當時的中學生都要修俄文,直到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才開放英文讓中學生選修,上世紀七十年末期筆者開始帶團遊學北京清華大學等校,在北京海淀區所碰到的學者幾乎都會說俄文,談話的內容也夾雜著很多俄國體裁,這和台灣當年很多學者都會說英文交談一些美國的體裁一樣,所以這七十年分隔分治的歷程中,新中國偏向蘇聯或東歐、台灣偏向美國或西歐也在兩岸產生很大的文化差異與不同之思維模式;所以所謂「同文」不論是文化或文字都已有很大的差異;至於「同種」之問題就更複雜了,有人類學家研究指出:台灣人民之中有80%以上不是純漢族,像時常跑中國大陸的立法委員高金素梅就是母親為台灣原住民族之混血種,像台灣現任總統蔡英文和國會議長蘇嘉全、前行政院長游錫堃都有原住民血統,而台灣原住民是南島語系的種族,到目前為止是無法連結他們與中國大陸各種族有任何關係的。
至於兩岸目前的文化差異還有很多,例如政治文化上就很不相同,中國從沒有縣市級以上的民眾普選經驗(國民黨在中國的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省市議員都是各黨派、各軍系、各商團、各政團喬出來的),由於沒有普選制度所以中國大陸很多人不懂啥叫做「民意」,前不久有中國高階發言人要台灣不要忽視13億民意,看到這種報導的台灣人民都會又好氣又好笑,中國大陸官方把十三億人和十三億民意混為一談,這就是沒有實施民主政治和民主選舉之錯誤看法,也因沒實施民主政治所以才能威權統治、可以要人民到這個國家地區旅行或不可到這個國家地區旅行,可以要人民買這個國家農產品或不可買這個國家農產品,這在民主自由的台灣是不可能辦到也不能想像的,這就是中國與台灣在政治文化上的差異性。
在社會文化方面也有差異,例如江青改造傳統的平劇以時裝型態表演又將陝北的秧歌舞注入平劇之中,搞個東西方大雜燴,讓當初逃到台灣或海外的外省人很難接受;當然現在是不同了,中國經濟崛起後連一路打敗仗逃到台灣藏命的郝柏村都公開大唱中共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了,所以現在也有很多外國人用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唱平劇跳秧歌舞就見怪不怪了,但對台灣傳統的平劇表演藝術來說還是很不倫不類的,這也是兩岸當前的文化差異性之一。
前不久有台灣原住民團體到中國大陸辦展覽,中國當局竟要台灣參展團體將「原住民」改為「少數民族」;以「原住民」取代「少數民族」或高山族、山地同胞是半個多世紀以來各大文明國家對少數民族的尊重,台灣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民進黨成立後即以「原住民」稱呼國民黨所稱呼五十年以上的「高山族」;2000年民進黨第一次執政後就規定將政府機關學校公文書教科書使用「原住民」以取代「高山族」或「山地同胞」,不意這個在台灣報章雜誌、政府公文書、教科書已使用將近四十年的尊稱在中國大陸受到高層官方的抵制、杯葛,氣得台灣原住民團體毅然決然放棄參展打包回台,害中國「少數民族」又失去一次瞭解台灣原住民受尊重的程度,真是很可惜,這也是兩岸文化之差異之一。當然兩岸文化差異還很多,以後再逐次分析詳解。
從前述的兩岸文化差異就可看出「兩岸同文同種」是很穿鑿附會、斷章取義捕風捉影的說法,只能說當前台灣文化中有包含一些「舊中國文化」之元素,這在當前台灣文化之結構中佔著一塊重要的分量,其與大和文化、歐美文化所佔的分量差不多;由此可知馬英九政府將「國家文化總會」改名為「中華文化總會」有些矯枉過正、矯揉造作,名不符實,就是金溥聰教授講的「太過虛矯」了;所以兩岸一定要擴大交流、多促進彼此的了解、多讓兩岸文化你儂我儂的凝結在一塊,那時兩岸不統一也很困難了;所以兩岸又何必動武呢?只有蛋頭學者和想發戰爭財的軍頭才會想動武的。(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曾任全國營造公會總幹事、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