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五月二十六日晚間自電視跑馬燈看到張建邦校長仙逝殯天消息,頗為驚愕,一代學人已駕仙鶴西去,「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此地空餘世界級私立學府名校「淡江大學」將永遠奉獻於世界各地,尤其是第三世界各國。
筆者自「淡江」畢業時淡江還是「淡江文理學院」時代,畢業後到華岡經濟研究所深造時曾留校擔任助教,拿到碩士學位時又應聘留校兼任講師,故張建邦校長不只是我的師長也算是我的大老闆;那時的系主任是鄭昌文教授,他那時的本職是學校財務長,淡江升格為「淡江大學」時他轉任張校長的主任秘書(後來改為秘書長),算是張校長非常倚重的親信助手;張校長還有一位非常重要的助手周新民教授一輩子跟隨在張校長身邊常相左右、他是我大一英文老師他為人親和教學認真也非常照顧學生,他有一段時期兼任歐洲研究所及美國研究所祕書,辦公室就在我們系辦公室附近故我也常去找他聊天請益;從這兩位師長口中也聽聞很多張校長的行誼逸事,所以對這位「大老闆」也不會太陌生,對於他的仙逝大行除了很惋惜也油然昇起很多懷思。
淡江大學發佈張建邦校長殯天消息說他是「淡江大學創辦人」,我想這有兩層意義;淡江大學之前身為淡江文理學院係由「淡江英專」升格而來;淡江英專創辦於1950年為台灣第一間私立大專學府,那年張建邦才22歲,他又不是蔣介石兒子故不可能在22歲且在中華民國風雨飄搖之中創辦台灣第一所私立大專學府;真正創辦「淡江英專」的是居正和張鳴兩位「仙仔」;居正是國民革命元勳,在日本留學時就認識國父孫中山先生(中山樵)和胡漢民(國父秘書長)、汪兆銘(國父秘書兼翻譯)一起搞革命;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義就是他策動的傑作;不過在孫中山駕崩蔣介石抓到軍權後就把孫中山昔日最得力助手胡漢民、汪兆銘、居正等人全部抓起來;居正在上海坐牢時受到來自台灣宜蘭的記者張鳴很多的照顧,張鳴不但利用記者的關係送東西進牢中給居正進補添衣送暖,還讓居正提前假釋返家養病;居正對張鳴的幫助非常感恩戴德,不但結為好友還把女兒居瀛玖嫁給張鳴(字驚聲、就是張建邦父親)為繼室;後來居正擔任司法院長長達16年(連副院長在內共17年為中華民國任期最長的司法院長),所有訓政時期及憲政法規準備工作都是在居正主持下完成的;行憲後居正亦當選第一屆國大代表,並被「反蔣介石集團」推出與蔣介石競選中華民國第一任總統,所以居正也是全國唯一與蔣介石競選過總統的人物;1949年居正跟國民政府退到台灣,那時他女婿張鳴早已在淡水的淡江中學當校長,翁婿在台灣團圓又興起創辦大專院校以教育救國興邦之偉大抱負;對於長期站在自己政治對立面的居正要在國基未穩的台灣興辦大專學府以示共赴國難,蔣介石馬上一口答應,所以當年若無居正的政治地位而光靠張鳴一位中學校長大概也拿不到這張大專院校執照,所以淡江的真正創辦人應該是居正、張鳴應是第二創辦人,不過他倆是翁婿、誰第一誰第二都無關緊要了,反正都是血濃於水了,淡江英專成立後居正擔任第一任董事長張鳴擔任第一任校長,不久居正殯天後其女兒張居瀛玖繼任董事長,直到今天淡江大學都還是以居正生日11月8日為校慶日、校內還以居正之號「覺生」為名設「覺生紀念圖書總館」,這是張鳴、張建邦及淡江師生對居正永遠的紀念,迄今已近七十年矣!所以從淡江英專創校來論張建邦只能算是「繼任創辦人」而已。不過若從「淡江大學」來論那張建邦真是不折不扣的創辦人了。
我於1973年秋天到淡江文理學院入學,那時學校已初具規模,不過我們大一都在一棟正方形兩層樓舊建築的「普通教室」上課,這裡就是「淡江英專」的「起家厝」,比剛成立的私立中學還不如,可見淡江英專之起步之艱困,淡江英專創校15年後張建邦以三十九歲英年回國接任院長(校長),那時居正、張鳴都已升天多年,淡江真有如孤兒寡婦任人欺凌,比起文化大學有張其昀(教育部前部長、國民黨中央前秘書長),逢甲大學有丘念台(監察委員)、楊亮功(曾任考試院長),靜宜大學有蔣緯國二太子,銘傳商專有包德明(蔣宋美齡手下大將兼左右手),世界新專有成舍我、葉明勳等強力的黨國後盾,淡江真是全國最弱勢最無依無靠的私立大專院校,但張建邦本著「樸實剛毅」的校訓和宜蘭人「勤奮堅忍」的精神,就像周恩來和鄧小平一樣的腳踏實地、務實勤勉的把淡江從全國大學後段班辦到前段班,1978年我留校當助教時(也是淡江升格為大學前夕),淡江在私立大學評鑑已高居第一名首位,還遙遙領先很多公立大學院校,且歷經四十年不墜之地位;記得我們商學院畢業前之最後一次週會張校長的訓勉,他說「我們同學都說淡江是東方的哈佛,其實我不敢這樣好高騖遠,因為哈佛有幾十億美元的基金存款,我們淡江還欠銀行好幾億元債務」;雖然當時淡江財務還是很困難,但我們大一時學校圖書館就採行「開架式」,絲毫不怕學生損壞圖書設備或借書不還,這在當時全國各大學圖書館是很少見的、尤其是私立大學;當時學校的語文視聽教室時常還是半夜燈火通明,只要學生想聽英文或其他外文隨時都可去借用,甭說設備之耗損就連水電之開支張校長都在所不惜;我們大一時淡江就採取高淘汰率,對於功課不佳的學生讓他們有一個「深刻」反省的機會,我們那一年就淘汰掉一百多名,連我們班上也有兩位;台北市前市議員楊實秋也是其中之一,但楊實秋離開淡江卻考進東海大學;本報現任總編輯也在大一時遭三二退學,但他重考又考回淡江土木工程系,現在不但是本報系總編輯還是國家考試及格的地政士兼不動產投資專家,夫妻名下豪宅數棟,可見淡江三二退學的學生之「優質」,如今很多都是社會之菁英領袖,但高淘汰之當下淡江馬上要犧牲掉很大筆的學雜費收入,「重傷」學校的財務,然張建邦為追求優質的讀書風氣,毅然決然採高淘汰率達半世紀以上,這在很多私立學校真是不可思議之事,但張建邦堅毅不拔,這也是淡江大學一直遙遙領先各私立大學獨占鰲頭之原因。
雖然要求學生要用功讀書、敦品勵學,但張建邦也不是要學生都是死讀書或讀死書;張建邦是自由主義者,他以自由主義思想觀念在辦學校,淡江校園內學生社團種類之多也勇奪全國第一,第一個大陸留學生擔任學生會會長也是出在淡江五虎崗校園;民國七十年代台灣大專校園興起民歌演唱之風潮就起自淡水五虎崗的淡江校園,蔡英文總統很喜歡的「美麗島」就是由淡江人李雙澤所創作(蔡英文說若是她可以選擇那她要選「美麗島」歌曲為國歌);台灣第一個反對黨民進黨成立時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就是用「淡江校友會」名譽租借場地(否則租借不到場地),淡江名冠全國的自由學風也讓淡江贏得「私立台灣大學」之美譽;(文化大學則為「私立政治大學」);以余之管見現在台灣大學自由學風已不及淡江大學矣!這是張建邦個人自由主義思想所影響出來的淡江校風。
張建邦不祗在學校主張自由學術風氣,他在主持台北市議會時也主張民主自由議政風氣,他當市議長時民進黨議員還少得可憐、真是小貓兩三隻,如果都動用表決權那民進黨就沒得玩了,但張建邦要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所以他都盡量讓民進黨議員發言,因而培植造就當時「民進黨三劍客」陳水扁、謝長廷和後來離開民進黨的林正杰,這三位政治明星中的陳水扁後來成為中華民國總統創下中華民國第一次政黨輪替,另外謝長廷也成為行政院長、現任駐日全權大使;所以張建邦此一自由民主意識在政壇推動了台灣政治的民主化也孕育了台灣兩黨輪流執政的民主政治常軌,讓台灣人民目前享有全世界最自由最多元的自由民主政治生活;張建邦不愧為一位具有先知卓見敢突破常軌勇於任事勇於負責的偉大政治家,雖在市議會受到同黨大多數議員同仁之抗議指責,但他勇於承擔以他在國民黨內政治地位來維護台灣民主政治之發展運行,讓「道理」在議會衍生而不讓多數暴力在議會橫行。
張建邦的高超卓識遠見在辦學中也常舉目能見,除了前述遠在四十多年前就推行「開架式」圖書館和高淘汰率外,他在四十年前就在淡江校園發展「未來學」、創辦「明日世界雜誌」,最近幾年政治大學有人在搞「未來事件簿」,這個概念早在四十多年前張建邦就在淡江校園玩得不亦樂乎。只是在那威權統治的政壇中無法像現在玩於市面市井之中罷了!筆者在前面稱張校長為「一代學人」,一般所稱的「學人」是指「做學問的人」,張建邦這位「學人」是「創造學問的人」、是無中生有的「學人」,「未來學」就是他在台灣的創舉;他也是最早在大學中開電腦科系的校長,淡江引進電腦在台灣僅次於中山科學研究院(軍方的研究單位),所以大學聯招電腦閱卷前幾年都委託給淡江處理,不用招標因其他學校沒有這麼「先進」設備;張建邦亦首創電腦用於圖書館管理而開創「教育資料科學系」,我那時聽台大一位研究生說「私立學校就是喜歡標新立異」,不意沒三年光景台灣各大學有「圖書館管理學系」者都趕快如法泡製急起直追,可見張建邦的真知灼見在國內各大學也是領導風潮前進的;張建邦做學問之認真踏實也是不得不讓人五體投地的佩服,他為了迎接淡江升格為大學,還以五十歲之高齡負笈美國修博士學位,有人建議他隨便讀個野雞大學容易拿到博士就好,反正淡江大學大老闆就是他、博士好不好或有沒有?淡江大學校長還是非他張建邦莫屬,但張建邦還是腳踏實地認認真真到美國名校去讀個博士,也去結交世界各國知名大學者順便考察美國名校辦學策略以供淡江升格大學後之借鏡,俾收「他山之石可以攻錯」之效,他這半百之年負笈美國攻頂學術最高峰對後來淡江大學發展成世界級名校有很大的助益,所以說張建邦是「淡江大學創辦人」之意義在此,沒有張建邦逾半世紀的慘澹經營攀登學術殿堂之最高峰,淡江大學決不會有今日世界級的聲望與校譽,所以張建邦喻為「淡江大學創辦人」當之無愧。
張建邦在台北市議長任內被李登輝總統提名為交通部長,他在部長任內亦有很多劃時代之創舉,譬如現在各縣市長搶著主辦的「燈會」就是他在部長任內創辦的,他當時目的是為了發展觀光,但是一開始沒企業界願意響應,他只好去拜託各大廟宇在每年元宵節將廟庭中必掛之燈籠移出一部份到中正紀念堂廣場去擺設,沒想到吸引眾多人潮也創造龐大商機,數年後外縣市縣市長就向中央爭取說交通部的燈會不能只在台北市辦,應該輪流由各縣市主辦:現在主辦燈會已變成各縣市長很重要的政績也是為地方創造商機為縣庫發點小財的良機,但很多人不知這是張建邦在交通部長任內的創舉政績;另外「開放天空」也是張建邦在交通部的政績之一,在那個威權統治的戒嚴時期台灣的天空事關台灣的國防安全、豈是可以隨便開放的,但那時台灣經濟發展已到一定規模,一些大企業家的私人飛機不能飛回台灣國內,那時辜濂松的私人飛機都停放在馬尼拉機場,而且一些企業集團如中信集團和長榮集團都想興辦航空公司來應付國人海外觀光旅遊之方便與需求;張建邦就考慮到國家社會經濟發展之需要而下了「開放天空」之大創舉,若無張建邦此一大破大立之創舉,國人出國旅遊可能還要搭他國之飛機,其不方便就太大了;另外宜蘭國道高速公路之建設也是張建邦部長的德政,原來政府的規劃只要建「快速道路」,但宜蘭出身的張建邦一上任交通部長就馬上改為「高速公路」;所以宜蘭人有高速公路享用要感謝張建邦和游錫堃兩位鄉親,沒有他們倆位那宜蘭人可能只有快速道路可用,那所謂台北一日生活圈就只能「有夢最美希望相隨」;事實證明北宜高速公路通車十年已不敷使用,現在政府又在規劃「高速鐵路」,所以當年主張「宜蘭快速道路」就夠用者真是目光如豆的,還好有遠見有魄力的張建邦擔任交通部長,宜蘭台北一日生活圈才能美夢成真,宜蘭人真要感激張建邦的德政耶!
2004年陳水扁總統提名張建邦出任監察院長,可惜被連戰領導的國民黨杯葛而不了了之,監察院也因此停擺三年多更無緣讓張建邦的遠見與魄力大力整頓一下,這是監察院的損失也是中華民國空前的巨大損失,如今一代哲人已乘鶴遠去,而他留下許多完善功業也讓國人與全球將近三十萬淡江校友無限的追思與懷念。(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曾任全國營造公會總幹事、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