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1949年10月20日外蒙古舉行公民投票,結果百分之百公民同意「獨立建國」;剛建國20天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新中國)主席毛澤東領導的人民政府給予承認;從此外蒙古成為一個國家,內蒙古則成為「新中國」的一個自治區,從此「天可汗」成吉思汗的子民一分為二,迄今已七十年;不過最近隨著「新中國」崛起為世界第二大強國,而蒙古國原「宗主國」蘇聯不但解體,蘇俄也日益沒落衰弱,所以最近幾次民調都顯示蒙古國人民(即外蒙古)有一半以上希望「回歸」併入「新中國」,以方便跟中國廠商做生意免除關稅;這是很現實問題,我時常說只要中國強盛起來也能給人民更多的自由民主,那三百年來自中國分離出去的土地人民都會自然回歸到「上國」懷抱,中國又何必文攻武嚇窮兵黷武勞民傷財呢?
外蒙古人民想「回歸」中國絕對不只方便做生意免除關稅,實在是外蒙古的國民所得差內蒙古越來越多了,內蒙古是11.170美元,外蒙古則為3660美元,外蒙古國民所得還不及內蒙古三分之一;最近內蒙古還利用「土地利用合作社」在沙地中成功種出稻米,而且還種了五千畝地,這件神奇大事不但傳遍世界,連台灣電視台都轉播中國央視「走遍中國」在今年6月14日做系列報導,而且中國還準備將這套新科技KNOW-HOW移植到非洲沙漠中種植稻米;提供土地給合作社種植生產稻米的農民都因大豐收而分配到不少土地紅利多創造不少財富,這當然更拉大了與外蒙古兄弟的財富距離了。
這件新鮮事發生在清朝孝莊皇太后娘家故鄉科爾沁「沙地」西南端的通遼市奈曼旗,如果大家有看滿清皇朝電視劇都知道蒙古的科爾沁原是一片大草原,是蒙族與滿族游牧之聖地,孝莊皇太后大玉兒婚前就是在此與多爾袞孕育出驚天動地的愛情;但經過四百多年的風化沙化,科爾沁大草原已變成科爾沁沙地,未來可能就會變成沙漠;三年前有位原在黑龍江大慶辦企業的企業家騰飛來到通遼市的奈曼旗,他開始在這片原是大草原的沙地上觀察調研,他發現這片沙地下約十公分就有水質(因黃沙中有水分、黃沙變黑沙),他就帶著四十七位員工夥伴開始挖深水井灌溉沙地,他還研發很多新科技來改造沙地沙漠、改造土壤、保持水分以及為抵抗蒙古強大的風霜必須要建設大批棚架來保護幼嫩秧苗之成長,騰飛的巨大投資當然不在話下;早在改革開放之前就有蒙古人民在自家周圍沙地育植水稻成功紀錄,但因單位成本太高不符經濟效益而作罷,所以騰飛一開始也就計畫大面積種植以分攤龐大的投資成本,但大面積土地投資又是另一筆巨大投資,因此騰飛邀集當地農民以農地(其實就是沙地)作價加入「土地利用合作社」交由騰飛的公司經營管理,若需要工作且能提供合作社經營所需之勞務之農民由合作社聘進企業內工作,這就是騰飛提出的「公司+合作社+農戶」之經營方式,如此「土地利用合作社」共加入5000畝,今年春耕每畝可收成300斤大米,故一共收成1.500.000斤、為蒙古農民新創造一筆可觀財富,更重要的不但沙地變良田又可防止沙地繼續沙漠化,蒙古人民也增加很多就業機會及使用新農耕機械與育種稻米之知識;科爾沁沙地(原大草原)面積比台灣還大共五萬多平方公里,騰飛希望農民能多以土地加入合作社參加經營稻田,他也希望中國其他企業家來共同開發這個沙地變良田之工作,他願意將他的整套KNOW-HOW全部公開,屆時中國全國172.12萬平方公里之沙地及266.16萬平方公里的沙漠地或可全部開發成可耕地、除了種水稻也可種植其他高經濟價值之農作物,斯時中國之糧食將年年有魚亦年年有餘了。
近來通遼市奈曼旗還成立各種土地合作社來經營奈曼旗特有的農產品如中藥材、玉米或矽砂,2016年成立的中藥材土地利用合作社也是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在經營,公司將各類藥材種苗、肥料、技術都交給農戶,公司並負責種植,農戶只出點工負責日常田間之視察管理,一有問題就反應給公司,只要藥材成熟時公司就會來收成並按土地成數比例分配盈餘(當地人說是紅利),當地的「新蒙道地藥材合作社」由十五家農戶組織成立共經營農地560畝,每畝土地在參加合作社後經公司企業之科學化管理及組織化行銷竟比原來種植玉米的「單幹戶」多收入30%到40%之淨收入,所以2017年又有16戶農戶以土地加入合作社聯產聯銷、種植面積共達1500畝,而且還有150多戶農戶簽訂意向書準備加入合作社經營。
2016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佈政府要以合作社經濟制度來消滅貧窮來扶貧致富,內蒙古黨委書記與自治區政府馬上掌握機會向政府爭取資金來發展各類農業合作社,其中通遼市奈曼旗「扁杏合作社」就是利用政府扶貧資金統一購買樹苗交給農戶利用公有山坡地種植,以「農戶+合作社+訂單+電商」的機制生產扁杏,農戶只負責照顧育植期的扁杏,所有樹苗、肥料、技術、行銷策略(就是透過電子商務系統)全部由合作社負責,簡單說就是政府出資金農民出勞務來種植生產扁杏,消滅農村的貧窮以扶貧致富,2016年底扁杏種植面積已達5500畝、2017年又增加2000畝,2018年底預定要發展到萬畝以上;利用相同制度合作社也提供牛、羊、驢等給農戶畜養,由合作社聯產聯銷為農戶創造財富;通遼市奈曼旗原本就有「中國草原牛肉之都」和「中國蒙醫藥之都」,畜養牛羊與種植藥材原本是世代家傳家學淵源,如今又有合作社組織化的經營管理還有最新畜養知識與現代化電子商務行銷管道,其生產所得之提高當是理所當然勢所當強之形勢,形勢比人強、態勢自然一年強過一年了。
通遼市奈曼旗還有一種亦是屬於「勞務合作社」的組織,其與上述之勞務合作社有些類似,惟較適於年老體弱之老弱婦女,這種合作社不是畜養體型較大的牛、羊、驢,而是畜養土鴨來生蛋或賣活體鴨給市場,這土鴨係由合作社供應,供應前合作社會完成土鴨之體檢防疫交配,農戶只要提供住家周邊之空地或找一處空地來畜養土鴨,合作社會定期來收取新鮮之鴨蛋並再提供配種並定期體檢防疫,這也是一種「農戶+合作社+訂單+電子商務」機制,只要土鴨有生蛋農戶就能分配利潤,農戶只要提供畜養勞務與空地,一隻可以養、一百隻兩百隻也都可以養,彈性非常大端看農戶配合之勞務與畜養空地有多大,農戶可以賴以維生亦可作為大事業經營發展,現在奈曼旗已吸收1200戶貧戶來參加土鴨畜養,並建立品牌叫「杏樹園」商標,以建立健全之農村副產品生產體系;奈曼旗已計畫朝村村有合作社、戶戶搞產業、人人都加入合作社之目標,現在「杏樹園」的鴨蛋已透過電商行銷全通遼市,俟行銷到全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想再找出一戶貧農就比登天還難了,這是奈曼旗黨委書記的「蒙古夢」「中國夢」,合作社之經濟制度正在幫他們圓夢、為蒙古人消滅貧窮、為蒙古人創造更大的財富;外蒙古人看到這些能不心思故國山河嗎?能不想回歸中國「祖國」嗎?(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曾任全國營造公會總幹事、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