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四月五日是清明掃墓節,也是蔣介石的祭日,1975年4月5日的凌晨,蔣介石病逝台北榮民總醫院,留下末完成的「反攻大陸」大業,他的兒子蔣經國繼承遺志,不過祗有反共不再反攻了,因為蔣經國高舉「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三不政策」,「不接觸」當然就明白表示不再反攻大陸了;「不談判」也表示將偏安台灣老死台灣了,所以一群他們父子帶來的軍頭就開始在台灣炒作軍宅發大財了。
蔣介石在大陸一敗塗地,逃到台灣虛度26年,除了多殺一些人外,政績方面乏善可陳,但他那些沒有水準兼沒有格調的徒子徒孫還是把他奉為「世界偉人」、「民族救星」,到頭來歷史証明這些都是屁話一句、笑話一場,除了騙到生前的榮華富貴、朱門酒肉臭外,也贏得死後洒狗血,千萬年罵名滿天下而已。
蔣介石的狗腿子最荒唐的是在「蔣幫」還在中國被人民唾棄、被人民解放軍追殺得到處流竄到處躲藏時,他的狗腿子已在台灣為他準備一大堆的「行館」,幾乎1923年代台灣總督府為日本裕仁太子(後來的昭和天皇)來台視察旅遊準備的行館都被接收為蔣介石避難台灣的行館,這些行館有的終其一生都未臨幸過,如金爪石的太子賓館、平溪鄉菁桐太子賓館(又稱第一賓館)、花蓮美崙山腰的松園都未被蔣介石夫婦臨幸過,但因他的狗腿子已將其收歸為蔣介石行館,結果後來也沒有任何人敢越雷池一步,直到蔣氏父子死了很多年後,太子賓館才被列為古蹟供遊客遊覽﹔花蓮的松園也在謝深山擔任縣長時改為「花蓮歷史文化展覽中心」供遊客憑弔歷史的荒唐與可笑。
除了二十多處日本皇太子的行館外,蔣介石的狗腿子還投其所好加蓋了二十多處行館,譬如桃園復興鄉原有日本皇太子的行館,但他的狗腿子又在附近建了一座行館,又因他喜歡慈湖,又在慈湖邊蓋一座行館,所以他在台澎金馬的四十幾處行館可分兩種建築,一種是日式建築,這是接收自日本皇太子的行館,一種是西式或閩南式的(如慈湖賓館)則是蔣介石逃到台灣後再建造的﹔所以台灣善良的老百姓就不用太苛責蔣介石夫婦奢侈糜爛,其實蔣介石的生活很簡單,他祗是需要多一些場所來躲藏共產黨或反蔣人士的追殺罷了﹔在這麼多行館中他常住的也祗有士林官邸,陽明書屋、慈湖賓館、日月潭涵碧樓﹔不過聽說他們夫婦倆常到台北縣金山鄉的金山松濤小屋散步,這裹的海濱建了一座中式的「抱恩亭」,聽說在這裹用指北針一指就是浙江省奉化縣的溪口鎮,蔣介石每次思鄉思親時,夫婦倆就來這裹走走,看看北方遙遠的家鄉和祖墳,悲從中來時,夫婦就在抱恩亭相擁而泣,哭累了就到行館休息睡個小覺,因這裹距陽明山幾處行館太近了,蔣氏夫婦很少在此過夜,這裹祗是蔣氏夫婦思鄉思親哭泣散步的地方,為了保護蔣氏夫婦在此活動的安全,以前這裹還配置一個營駐守,還有直升機停機坪,現在營房和蔣氏夫婦休息的小屋還在,祗是人去屋空無人管理,停機坪旁也加建一間遊客用公共廁所,正好在蔣氏夫婦休息小屋的上方,管理當局是什麼意思呢?要讓遊客在蔣介石夫婦上頭尿尿拉屎呢?人家可是「世界偉人」兼「民族救星」哩!
以下這些行館資料是筆者在立法院擔任兩位立法委員辦公室主任及採訪國會十多年間親自詢問多位國防部上校以上聯絡官並查證相關資料而得之結果,可信度應很高,若有差誤歡迎指正是幸為盼。(見圖)
蔣介石的行館多達40多處,雖然一半左右是日本裕仁太子留下來的,但其維護費用和配置的憲兵隊和國安人員就很可觀而卻僅供他夫婦使用而已,他死後經歷很多年,直到蔣經國死後,這些行館才慢慢地「去蔣化」、有些改為古蹟供民眾賞玩,有些變成各種用途的文化、文物中心,有些則荒廢「隨風而逝」,最大的改變是慈湖賓館,從陽宅變成陰宅,從賓館變成陵寢,變成蔣介石在台灣最後最長落腳之處,政府每天還派憲兵守衛、敬禮、操兵等行禮如儀,其規模、規格完全不遜台北精華區的中正紀念堂(陳水扁政府將其易名為「民主紀念館」但朝小野大,其章程與經費預算都在國會遭國民黨團杯葛而沒成功),蔣介石生前祗把台灣當做反攻大陸的基地,還在台澎金馬實施三十八年的戒嚴令(金門馬祖各四十多年),殺了不少台灣人(當然比在大陸殺的人還少很多),其死後50年還享受比勝利者毛澤東主席還高的尊榮,顯現台灣人民的敦厚包容、寬宏大量、溫良恭儉讓的美德,但這種美德有何意義呢?祗有「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罷了!
謹以此文讓台灣人民多了解一些「蔣公行誼」,當然、這也是民脂民膏的一部份,台灣納稅人都有知的權利;蔣介石在中國大陸是個大失敗者但在台灣絕對是個大勝利者,從這些行館就可知其一二了。(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曾任全國營造公會總幹事、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