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新聞:
麻辣開講
應重視各產業資金分配(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
2020-10-01

(大成報總主筆郭憲鈴專欄)2000年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在台灣作惡多端將近六十年的國民黨蔣幫集團終於被台灣人民趕下台,就在總統大選開票完第一個星期一當時的財政部長邱正雄教授便召集國內銀行負責人士開會,要求各銀行對不動產營建業之授信比例不得超過各銀行淨值的三分之一,其目的就是要保障其他產業融資之安全取得不會因營建業不動產業之過多融資而發生資金排擠效果;因為他也知道營建業和國民黨的關係都非常好(現在則有很多永遠的執政黨),可能會利用政黨交接之前大量到銀行搬錢甚至大量超貸而害其他產業無資金可融資;邱正雄此一高招策略讓我這經濟學徒印象深刻,對其為國為民深謀遠慮為國家產業正常發展築起一道穩固健全的防火牆非常無比佩服。

民進黨經濟人才較少、法政人才太多(多到可以創辦一間法政大學了),兩任民進黨總統都是律師出身、一個考試院長也是律師、一個副總統也是法學碩士、榮譽法學博士,現任的行政院長是律師、國安會秘書長也是律師、勞動部長也是律師、內政部長也是律師,以前的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也是律師(老婆是現任經濟部長也是台大法律系畢業),另外有位政務委員是律師出身、另有一位亦是法學碩士專業,而交通部長是政治學博士,還有一些部會副首長是法律系所畢業;所以我說蔡英文政府內的法政專業人才已多到可開辦一間法政大學了;好像法律系所畢業生啥事都可幹,從經濟、國安到金融監理都OK,所以老夫亦很為女兒高興因女婿也是台大法律所碩士畢業的律師;沒想到法律系所這麼厲害、啥事都能幹上山下海都能勝任愉快;當年蔣介石就是用太多專門打敗仗的黃埔軍系畢業生而用太少法律人才,以致反攻大陸一敗塗地而淪為世界歷史大笑話矣!

而相對於用異常多法政人才卻用太少財經人才尤其是缺乏社會經濟人才是民進黨政府最大的缺陷;尤其是民進黨政府一直在追隨國民黨政府實行資本主義經濟政策更是非常莫名其妙的,特別是用了一個完全不懂平民經濟不懂農業企業特性的吳音寧去幹「北農」總經理,去和大草包韓國瑜比賽誰賺的錢比較多(結果聽說吳音寧多賺一點點),這兩位平民經濟的門外漢不知這每年所賺的六千多萬元是少支付給農民或多取自於市民買果菜的錢,是一種變相的「剝削」行為,最可憐的是全國的農民和台北市的市民被國民黨和民進黨所派來的外行總經理剝削了,最可笑的是同樣外行的柯文哲市長說「韓國瑜的北農總經理幹得很好」,而最可惡的是農業經濟學博士的陳吉仲主任委員也說「吳音寧幹得比韓國瑜好」(說這話時是副主任委員、後來直升主任委員,顯然蔡英文亦認同他的看法);一個農經博士竟然沒有平民經濟之概念是很令人無法理解的,不過由此亦讓人看出民進黨和國民黨一樣墮落,一樣「向錢看」,一樣「以錢為本」而非「以人為本」的資本主義之核心價值。

最近蔡英文出席「第二屆危老重建及都更博覽會」並講了話,她很高興今年已創下956件申請的好成績;但我看到一年有956件來申請卻毛骨悚然,我是極力主張都市更新的人,三十多年前就到日本韓國與香港去考察都市更新與新市鎮開發,我也時常抨擊馬英九與郝龍斌兩位市長執行都市更新之怠惰(當年台北縣尚未升格較無力獎勵都市更新但蘇貞昌縣長也在貧困的財政中幹了很多「地方創生」大業);但是在蔡英文總統大展鴻圖的強烈企圖心下有關單位竟然展開台灣版的「大躍進」,從每年五十件一躍成今年九個月內就來申請956件,大家都興高采烈的如毛澤東說的「萬方樂奏有于闐」,但老夫駑鈍竟毛骨悚然,唯恐又如毛澤東說的「今日歡呼孫大聖、只緣妖霧又重來」,因這又喚起我三十多年前的回憶;當年郝柏村大將軍擔任行政院長欲延續俞國華院長的十四項重大建設計畫並加以擴大為「六年國家重大建設計畫」總預算八兆二千億元,我當時以八年八兆元簡單概算則一年就要多出一兆元,那時中央政府每年固定經常性工程預算約一千八百億元(民間工程約二千五百億元到三千億元不計在內,且依照經濟學的「引水理論」公共工程投資增加會吸引出更多的民間投資),所以這每年增加出來的一兆元「六年國建」之特別預算勢必排擠到其他產業的銀行融資需求,大部份銀行資金都融通營建業資金則一定影響其他產業之發展;另外每年增加一兆元「六年國建」經費,以當年營建機械化、自動化都不甚發達之環境,土木工程以百分之四十人力成本計算就要四千億元,每一體力工和技術工平均月薪資五萬元台幣計算(這在當時算是很高的)則在尖峰期就需要需要八百萬人次的勞工需求,就算執行速率打對折也需要四百萬人次,而這只算六年國建部份,其他經常性的公共工程、地方性與民間的工程都不計在內,而國內當時勞動供給量最多只有六十萬人;所以我們不但在全國營造公會內籌備成立「營建銀行」(後來政府就開放新銀行之成立),並建議「六年國建」之重大工程可以引進外籍勞工,同時加速營建業之機械化與自動化;所以六年國建對當時的銀行融資(包括各種工程保證業務)及勞工都造成非常嚴重的排擠效果,雖然政府察納雅言接受我們的建議開放引進外籍營建勞工並開放成立新銀行且所有金融業包括公民營銀行、外商銀行、信託公司、保險公司都可以承做工程融資和履約保證業務,但是「六年國建」還是到最近才算全部完工(我當年就估二十年也做不完可能需要三十年才做得完)。

講了這麼多六年國建的歷史故事乃因蔡英文總統很高興「危老重建與都市更新」今年至九月底已有956件來申請,假設到今年底以960件計算,每件平均以十億元估算且平均以三年完工工期計,則也是需要將近三兆的資金在週轉,每案平均以五成核貸融資週轉金則需要一兆五千億銀行資金融通,老夫愚鈍不知如此巨大的銀行資金投注在單一產業是否會影響其他產業之資金需求(我是覺得會),這是財金部門要以像邱正雄部長那種負責任的態度來認真處裡的,不要認為三四年後蔡英文政府就要交棒而隨便應付交代了事,然後像馬英九一樣「江山留予後人愁」,那就會像馬英九永遠給人瞧不起了。

台灣現在最重要的是電子科技產業和蔡英文非常重視的國防產業,還有現在讓世界各國睜大眼睛另眼相看的醫藥科技產業,當然咱台灣傳統的國際貿易業、觀光旅遊業、農漁業也都很重要都需要很巨量的資金融通,政府絕不能因為「危老重建與都市更新」之大躍進而排擠到這些產業之正常發展;經濟學中講「分配理論」大家都只將重心放在「所得分配」上,其實「資源分配」亦非常重要,這是筆者要稍微野人獻曝一下的,因為看到956件「危老重建與都市更新」案即將隆重上場,總統和各家大官爺都很高興,吾人獨惶恐,唯恐歷史再度重演也。最後要再提到吾人最關切四十餘年的平民經濟-社區總體營造,這是一個不太會利用銀行資金的基層建設工程,只要總統或行政院長重視,請一些國策顧問甚至資政發揮社會影響力去鼓動村里長、鄉鎮市區長來推動將全國八千多個社區或一萬多個村里長全部動起來,將社區總體營造完善讓台灣所有社區更環保、更衛生、更美麗、更團結、更有文化、更有禮節、就像旅日經濟學家辜朝明說的「台灣應該更清潔、更美麗」,只要全國都投入「社區總體營造」,很多人可以發揮創意,很多地方小商人、工人、攤商小販甚至小貨卡都有事可做都可營生,更會提升社會經濟生產力、刺激消費力,更能繁榮地方經濟、提升就業機會,為台灣整體經濟發展奠定磐固基礎。豈不善哉!(作者郭憲鈴係大成報總主筆、曾任全國營造公會總幹事、現任台灣國策研究會會長)(本專欄言論非代表本報立場)